首页/实务文章/律师随笔

平庸之恶和不作为之恶

宋福信    2020年02月20日

犹太裔著名哲学家汉娜?阿伦特提出的关于人类罪恶的哲学思考,影响了近代的世界。

她把罪恶分为两种,一种是极权主义的极端之恶,另一种则是更为著名的平庸之恶

如果有一种恶能排在第三位的话,我想,那应该是不作为之恶

1961年,在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刑事法庭上,纳粹德国时期犹太人大屠杀方案的主要执行者阿道夫?艾希曼在接受审判。

汉娜?阿伦特全程旁听了这场持续几个月的审判。

出乎阿伦特意料之外的是,艾希曼,这位世人心目中的杀人魔王,可怜兮兮地坐在法庭的防弹玻璃后面,和其他平凡、无辜的公务员没有两样,甚至有些呆滞,捕捉不到丝毫残忍和狡诈的感觉。

“我都是在执行上级的命令我只不过是这个齿轮系统中的一环,仅仅起到了传动的作用罢了,这些话在艾希曼的辩解中反复出现。

非恶之人能作恶吗?阿伦特在思考着。

1963年,阿伦特完成了《艾希曼在耶路撒冷——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》,这本引发世人激烈争论的著作,指出了艾希曼身上的这种平庸之恶Evil of banality)。

她有一句名言:一个悲哀的事实是,最邪恶的事都是由那些心里没确定是从善或作恶的人做的。

平庸之人能否作恶?阿伦特给出了答案。

在某种意识形态机器下,毫无思想,盲目服从,也可能犯下滔天大罪。

平庸之恶与极权之恶紧密相连,但平庸之恶更贴近于我们自己,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。

文革十年,平庸之恶蔓延,没有亲历者,也许觉得不可思议。

“魔鬼暴风雨般地袭击了我们,把我们和他们一道卷进了使我们看不见、听不到的混乱之中。我们体验了类似于中世纪后期巫术中邪的东西。这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的叹息,恰如文革参与者们的写照。

甚少有人去反思自己的恶行,而只归咎于那个时代。

十年浩劫已过,平庸之恶犹存,各个领域仍可见。

“上级交办,限期破案,我们不得已才这么做的(刑讯逼供)领导要求起诉,我也没办法这是统一协调的结果,我只是遵照去判。这是冤案制造者们最常见的言辞。

与审判席上的艾希曼的辩解如出一辙,曾经默认制度蕴含的某些不合理的行为,并据此为自己辩护。

相信平庸之恶远不止于司法领域。

西方有一句谚语:没有一滴水会认为是自己造成了洪灾

阿伦特认为,平庸之恶的根源在于不思考,不思考人,不思考社会。

只要放弃思考,随波逐流,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参与到罪恶中。

极端之恶和平庸之恶都是一种作为的恶。

如果不作为呢?是否也可能成为一种罪?一种恶?

2018年824日,乐清一位年仅20岁的女孩坐上了滴滴顺风车,滴滴司机向她伸出了魔掌。失联的最后一刻,女孩向好友发出了救命、抢救的微信。

在接下来的四个小时里,任凭女孩家属不停交涉、求救,滴滴公司始终不向女孩家属和警方提供涉案司机的车牌、电话等信息。

时间一点一点过去,家属的煎熬和悲愤可想而知。

在这段时间里,当地警方似乎也无所作为。

女孩在这段时间里被侵犯遇害。

有时候,推脱和拖延,不仅让人无计可施,还会让有需要的人陷入绝境,甚至置人于死地。

所以,这是一种恶,一种不作为之恶。

它虽然没有积极实施,但是它消极以对、麻木不仁,表现为不理睬、不处理。    

和平庸之恶一样,不作为的人可能是一位身处高位的政府官员,也可能是一位普通机构的办事员,甚至可能是我们身边的某一个人。

所以,它往往更容易被人忽视,被遗忘,甚至被宽容。

然而,它却时刻存在我们的身边。

“这事不归我们管,我做不了主要等上面领导的指示,你回去等着吧我不想给自己惹麻烦”……这些托辞在我们的日常中经常遇到。

当事情发生时,习惯的推托终于酿成大祸。

非典开始出现时,有关部门本应及时通报,但直至疫情蔓延至身边,我们才惊觉;

莆田系的医疗广告盘踞百度,一目了然,网商不可能不知,但经年如此,直至魏则西之死;

辱母杀人案,警察到场,本应调查制止,但却漠然离开,直至血案发生;

佛山女童小悦悦,被面包车碾压,七分钟内十八个路人经过,均默默离去,直至被第二辆车再次碾压身亡。

有些不作为会让你愤懑憋屈,欲哭无泪;有些不作为让你不寒而栗,毛骨悚然。

阿伦特认为,平庸之恶缘于不思考。

那么不作为之恶,应该是缘于不敬畏。不敬畏人性、不敬畏规则。

有人将此归责于中国人的劣根性,麻木不仁,只扫自家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

鲁迅在《纪念刘和珍君》中也说,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

但我不同意,因为中国人历史上都是敬天的,天网恢恢人在做,天在看

敬天,就是敬畏人伦道德、规律自然,其实就是朴素的人性和规则。

既然不敬畏不是来源于民族之传统,为何如今遍地蔓延?

回看疫苗事件,监管部门有法定的职责,日常却不见作为。

事件曝光后,民怨已达沸点,然而在一段时间内,监管部门也依然保持着静默,令人疑惑。

直至上级领导一纸批示,逮人停产,行动迅猛。原来他们在观望等待的就是上级的批示。

不敬畏人性,不敬畏规则,因为,只敬畏权力。

不敬畏人性,也许因为有限的几个生命,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,至多,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,这也是鲁迅先生说的。

也许因为网络对人性的鞭挞,不过七天,终将了无声息。

不敬畏规则,因为法律虽然规定了职与责,但又总是莫名地畏惧规则以外,无理由的事后追责。

相比之下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选择不作为,似乎理所当然。

敬畏权力,因为在权力面前,确定的规则和不确定的生命,都显得渺小。

于是不作为之恶如流毒,无声蔓延渗透,政府、银行、公司、社群、陌生人……

曾经的大义凛然的担当,悲天悯人的情怀,似乎早已封存在遥远的史书中。

约翰邓恩在诗中说,没有人是自成一体、与世隔绝的孤岛。

然而,雪崩的时候,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。

应对平庸之恶,阿伦特提出的方法是深思熟虑的行动。

面对不作为之恶,我们能做的,就是唤醒对人性和规则的敬畏。
ENGLISH